北京大学血管论坛于2017年8月20日圆满落幕2017-云顶国际

股票代码

688016.sh


北京大学血管论坛于2017年8月17-20日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胜利召开。


自2011年北京大学血管论坛首次召开,迄今为止,已延续六届,参会专家与代表人数均超过千人,已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及影响力的学术盛会。秉承“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主题,本届大会在以往基础上加大静脉专场,增加一线中青年讲者人数;紧密结合临床,将疑难病例分类探讨,论题直击临床核心,论以致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知识共享的学术平台。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简称:微创®心脉)积极参与本次大会的学术交流,并借助大会平台同期举办 “软鞘跨弓,刚柔并济——弓部病变腔内治疗探讨”的学术沙龙,与参会专家就主动脉弓部病变治疗策略、治疗进展和对器械的要求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学术沙龙:软鞘跨弓,刚柔并济——弓部病变腔内治疗探讨


本场学术沙龙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张小明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黄小勇教授、北京协和医院刘暴教授担任主持,邀请黄小勇教授、刘暴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罗明尧教授、山西大医院续慧民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清乐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占峰教授围绕主动脉弓部病变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六位讲者分别站在不同的视角分享了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临床经验。 随着腔内技术的快速发展,tevar手术治疗主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共识。但由于主动脉弓部解剖形态的复杂性,tevar手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尤其是累及弓上分支的病变时仍存在诸多挑战。如:主动脉弓分型、主动脉弓解剖形态变异、弓上分支的血供等。从这些临床挑战出发,微创®心脉的hercules® low profile 覆膜支架系统和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均是针对弓部病变推出的产品,微创®心脉期望通过技术与产品的不断更新来满足临床的发展:


在腔内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时,要重点评估近端锚定区长度、破口及再破口位置、主动脉弓部形态、股动脉血管入路条件以及弓上分支血管的血供等。对于锚定区不足15mm、血管壁受累、陡弓、入路血管纤细的弓部病变,在接受腔内治疗时,对支架移植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支架的设计、跨弓能力、导入性能、顺应性、锥度、长度等。


随着技术创新和器械创新,腔内治疗突破了弓部禁区,逐渐向前迈进。杂交、烟囱、开窗、分支型支架在不同中心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杂交手术常适用于锚定区位于z0 区的病变,需开胸重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或)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手术常用于破口位于小弯侧的弓部病变,操作简单,但gutter内漏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开窗手术尤其是术中原位开窗引起了诸多专家的关注,但支架改造所带来的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考证;理论上讲,分支型支架是最合乎逻辑的存在,其设计更符合弓部解剖学形态,同时也避免了支架拼接所带来的内漏。未来可在其基础上,联合开窗、烟囱等技术治疗累及左颈总甚至无名动脉的主动脉夹层。


微创®心脉的hercules® low profile 覆膜支架系统和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均采用软鞘跨弓的方式,覆膜支架在软鞘保护下跨弓并释放,不仅提升了支架系统的跨弓性能,同时也显著降低了输送系统释放支架时产生的应力,释放稳定精准。其中, hercules® low profile输送系统对入路血管的直径要求降低到6mm,对于相对健康有弹性的入路血管,可以进一步降低至5mm,对于亚洲高龄女性患者有独特的优势;而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作为全球首款一体式分支型支架,采用一体式设计,远期抗疲劳性能良好;主体锥度设计、5-30mm侧支后移长度和多维度侧支旋转角度设计确保使其能适应各种弓部夹层解剖形态,满足多数患者的需求。


在最后的演示环节中,结合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实物,与会专家进行了模拟演练,同时也对其进入临床表现了期待。

 

北京大学血管论坛于2017年8月20日圆满落幕,微创®心脉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聚!


网站地图